礦山自動化集中管控平臺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用?
石料礦山自動化集中管控平臺是一個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的集成化管理系統,其核心目標是實現對石料礦山生產、安全、設備、能源、環境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監測、遠程化控制和集中化管理。它相當于礦山運行的“智能大腦”和“指揮中心”。
礦山自動化集中管控平臺是干什么的?
1、“千里眼”和“順風耳”:通過各種傳感器、攝像頭、GPS、設備控制器等,實時采集礦山現場的生產數據、環境數據、安全數據、設備數據等。
2、“遙控器”:實現對礦山關鍵設備(如破碎機、篩分機、皮帶機、鉆機、挖機、裝載機、泵站等)的遠程啟停、參數調整和自動控制,甚至無人化操作。
3、“信息樞紐”:將來自不同子系統、不同設備、不同地點的數據進行統一接入、整合、存儲和分析。
4、“智能分析師”: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對采集的海量數據進行處理,生成報表、圖表,進行預測性維護、能耗優化、生產調度優化等。
5、“指揮中心”:在集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以可視化方式(如數字孿生、GIS地圖、3D模型)直觀展示礦山的全貌和實時運行狀態,供管理人員集中監控和決策指揮。
礦山自動化集中管控平臺有什么用?
1、優化調度:實時掌握生產進度和設備狀態,科學調度車輛、設備,減少等待時間,提高設備利用率和滿載率。
2、減少故障停機:預測性維護提前發現設備隱患,減少非計劃停機;遠程快速診斷和部分問題處理也能縮短停機時間。
3、穩定運行:自動化控制確保關鍵設備(如破碎線)在工況下連續穩定運行,提高單位時間產量。
4、精準計量:自動化計量減少人為誤差,準確掌握產量和消耗。
5、減人則安:實現破碎線、泵站等危險區域或高噪音粉塵區域的無人值守/遠程操作,減少人員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時間。
6、實時監控預警:對邊坡穩定性、車輛超速/碰撞風險、人員接近危險區域、有害氣體/粉塵濃度超標等進行實時監測和自動預警。
7、精準人員定位:掌握所有人員實時位置,在緊急情況下(如滑坡、爆破)快速通知和撤離。
8、規范操作:通過自動化程序控制,減少人為誤操作帶來的安全風險。
9、降低人力成本:減少現場操作、巡檢、部分調度崗位人員需求,尤其是在環境惡劣區域。
10、降低能耗成本:監控設備能耗,識別能耗異常,優化設備運行參數和啟停策略(如峰谷電價利用),實現節能降耗。
11、降低維護成本:預測性維護避免小問題發展成大故障,降低維修費用和備件庫存;遠程診斷減少專家現場出差成本。
12、降低燃油成本:優化車輛調度路線,減少空駛和等待,降低油耗。
13、減少浪費:更精準的控制減少過破碎、跑料等物料浪費。
14、數據驅動決策:基于實時、準確、全面的數據(產量、效率、成本、能耗、安全)進行科學決策,而非憑經驗。
15、過程透明可控:所有關鍵環節可視、可管、可控,管理穿透力直達生產一線。
16、績效考核有據:精確的數據為部門、班組、設備甚至個人的績效考核提供客觀依據。
17、優化資源配置:清晰了解設備、人員、物料的狀態和效率,實現更優配置。
18、改善工作環境,降低勞動強度:將操作人員從高危、高噪音、高粉塵的現場轉移到環境舒適的集控中心工作。自動化操作減輕了部分崗位的勞動強度。
19、嚴格環保監控:實時監測粉塵、噪音、廢水排放等環保指標,確保達標,并能及時響應和處理異常。
20、資源高效利用:優化生產工藝減少資源浪費。
21、降低能耗:本身就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
總結來說,石料礦山自動化集中管控平臺是礦山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核心載體。它通過“數據融合、網絡互聯、智能控制、集中管理”,從根本上解決傳統石料礦山普遍存在的生產效率低、安全隱患多、運營成本高、管理粗放、工作環境差等痛點,是實現礦山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