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砂石監管平臺的核心目標
智慧化砂石礦山監管平臺是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三維可視化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的,對砂石礦山的生產、安全、環保、資源、運輸等核心環節進行全方位、實時化、智能化監測、分析、預警和管理的綜合性數字化系統。它主要服務于政府監管部門和礦山企業自身,核心目標是:
一、智慧砂石監管平臺的核心目標
1、提升監管效率與精度:解決傳統監管方式(如人工巡查、紙質報表)效率低、覆蓋面窄、實時性差、易造假等問題。
2、保障安全生產:實時監控重大風險點,預防事故發生。
3、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監測揚塵、噪音、廢水、生態修復等,確保礦山綠色開采。
4、促進資源高效利用:監控資源儲量、開采量、利用率,防止資源浪費和非法盜采。
5、規范生產經營秩序:對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進行有效監管,防止偷稅漏稅、超載超限等行為。
6、輔助科學決策:為政府制定政策和企業優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二、智慧砂石監管平臺的主要特點
1、“一張圖”可視化管理:基于GIS地圖和三維實景建模技術,將礦山全貌、開采區域、設備位置、監控點位等信息直觀展示在一張圖上。
2、多源數據融合接入:整合接入各類傳感器數據(視頻監控、粉塵監測、車輛定位、地磅稱重、邊坡位移、人員定位卡等)、業務系統數據(生產、銷售、安全、環保等)、無人機航拍數據等。
3、7×24小時不間斷監控:對礦山關鍵區域(采場、邊坡、排土場、加工區、堆場、磅房、出入口、運輸道路等)進行全天候、無死角的實時視頻監控和環境參數監測。
4、AI智能識別: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自動識別違規行為(如: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帶、非法闖入危險區域、車輛超速、堆料超高、揚塵超標、非法開采區域活動等)。
5、大數據分析預測:對海量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進行分析,預測邊坡穩定性風險、設備故障風險、環境污染風險等。
6、閾值告警與聯動:設定各項指標閾值(如粉塵濃度、邊坡位移量、超產量等),一旦超標或檢測到異常事件,系統自動觸發聲光、短信、APP推送等多級告警,并可聯動控制設備(如自動開啟降塵噴淋)。
7、風險分級管控: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分級分類管理,明確責任主體和處置流程。
8、業務流程數字化:覆蓋從礦山資源儲量管理、開采計劃、生產調度、破碎加工、質量檢測、運輸銷售(包括源頭治超)、稅費管理、安全環保管理到生態修復的全業務流程。
9、事件處置閉環:從問題發現(自動預警或人工上報)、任務派發、現場處置、結果反饋到效果評估,形成完整的閉環管理流程,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10、可追溯性:所有操作、事件、數據變更均有完整記錄,實現全過程可追溯、可審計。
11、綜合態勢“一張圖”:動態展示礦山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經濟運行等核心指標的實時狀態和趨勢。
12、多維度統計分析:提供豐富的統計報表和可視化圖表(如產量統計、銷量統計、稅費統計、能耗分析、安全事件分析、環保達標率分析等)。
13、決策支持:基于數據挖掘和分析,為政府監管決策(如資源規劃、政策制定、執法重點)和企業管理決策(如生產優化、成本控制、風險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14、縱向貫通:實現礦山企業現場數據與縣、市、省各級監管平臺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滿足分級監管需求。
15、橫向協同:可與公安、交通、環保、稅務、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和業務協同(如車輛超載信息共享、稅費信息比對)。
16、移動應用:支持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動端應用,方便監管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隨時隨地查看信息、接收預警、處理任務。
17、精準環保監控:實時監測并控制粉塵、噪音、廢水等污染源,確保達標排放。
18、生態修復監管:利用遙感影像和實地監測數據,跟蹤礦山生態修復進度和效果。
19、資源高效利用:精確計量資源開采量和利用率,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智慧砂石監管平臺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手段,徹底改變了傳統砂石礦山粗放、低效、風險高的管理模式,是推動砂石行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