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礦山系統架構
智慧礦山系統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對石料礦山(砂石骨料礦山)進行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改造與升級,實現安全、高效、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解決方案。以下為智慧礦山系統的典型架構:
一、設備層
作用是如同系統的“感官神經”,負責采集礦山現場各類物理世界的數據。關鍵要求為高可靠性、高防護等級(防塵、防水、防震)、適應惡劣環境、低功耗(部分場景)、多種通信方式支持。以下為關鍵技術與設備:
1、環境傳感器:粉塵濃度監測儀、噪音監測儀、氣象站(風速、風向、溫濕度)、水質監測儀、邊坡位移/應力監測傳感器、視頻監控攝像頭(含AI分析功能)。
2、設備狀態傳感器:安裝在破碎機、篩分機、皮帶機、空壓機、水泵、鉆機、挖掘機、裝載機、運輸車輛(礦卡)等關鍵設備上的振動、溫度、壓力、電流、電壓、油位、油溫、GPS/北斗定位等傳感器。
3、生產過程傳感器:料位計(礦倉、料堆)、計量秤(皮帶秤、汽車衡)、粒度分析儀(可選)、含水率檢測儀(可選)。
4、人員定位與安全裝備:人員定位卡(UWB、藍牙、RFID)、智能安全帽、氣體檢測儀(有限空間作業)。
5、智能終端:巡檢手持終端、移動APP。
二、傳輸層
作用是如同系統的“信息高速公路”,負責將感知層采集的數據安全、可靠、實時地傳輸到上層平臺。關鍵要求為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廣覆蓋、安全性(網絡隔離、防火墻、VPN)、可擴展性。以下為關鍵技術與設備:
1、有線網絡:工業以太網(光纖為主),用于固定設備、控制室、數據中心之間的高速穩定連接。
2、無線網絡:工業Wi-Fi要覆蓋辦公區、維修車間、部分固定作業點。4G/5G專網/公網可提供廣覆蓋、高帶寬、低時延的移動通信,尤其適用于移動設備、人員定位、移動視頻監控等。5G專網因其低時延、高可靠特性,是實現遠程操控、無人駕駛的關鍵。LoRa/NB-IoT適用于低功耗、廣覆蓋、小數據量的傳感器。
3、工業總線/協議網關:用于連接不同協議標準的工業設備(PLC、DCS)和傳感器。
三、支撐層
作用是如同系統的“大腦”和“心臟”,負責數據的匯聚、存儲、處理、分析、建模、服務提供和基礎支撐。關鍵要求為強大的計算與存儲能力、高可用性與容災備份、安全性、開放性(標準API)、可擴展性、支持云邊協同。以下為關鍵技術與組件:
1、邊緣計算平臺:要部署在礦山現場或附近。對實時數據進行本地化處理,降低云端負擔和網絡傳輸時延,提高響應速度和可靠性。例如:破碎機振動預警、皮帶跑偏緊急停機、特定區域人員闖入報警。
2、云計算平臺:要部署在云端。可進行海量歷史數據的存儲、大規模數據分析與挖掘、復雜模型訓練、數據可視化、企業級應用服務托管、跨礦山/集團級數據分析。
3、物聯網平臺:設備接入管理、協議解析、數據采集與轉發、設備影子、規則引擎。
4、大數據平臺:分布式存儲(HDFS,NoSQLDB)、分布式計算(Spark,Flink)、數據倉庫。
5、GIS平臺:提供礦山空間地理信息基礎,用于資源管理、采剝計劃、設備定位、邊坡監測可視化等。
6、數字孿生平臺:構建礦山物理世界的虛擬映射,實現可視化監控、模擬仿真、預測性維護、方案驗證等。
7、AI平臺:提供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框架和工具,用于開發智能應用(如設備故障預測、圖像識別、優化調度)。
8、統一數據湖/數據中臺:整合來自各業務系統的數據,消除數據孤島,提供統一、標準化的數據服務。
9、微服務/API網關:提供模塊化、可復用的服務接口,支持應用快速開發和集成。
四、業務層
作用是如同系統的“四肢”,面向不同用戶角色(礦長、調度員、安全員、維修工、司機等)提供具體的業務功能和智能應用,解決實際業務問題。關鍵要求為用戶友好(UI/UX)、場景化、移動化支持、與平臺層緊密集成、支持業務流程閉環。以下為核心功能模塊:
1、智能地質與資源管理:三維地質建模與可視化;儲量動態管理;配礦優化(保證骨料質量穩定性)。
2、智能采剝與生產調度:采剝計劃優化與動態調整;鉆爆設計優化;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卡車智能調度系統;產量實時統計與報表。
3、智能破碎與加工:破碎篩分流程集中監控與自動化控制;關鍵設備運行狀態監測與健康管理;基于粒度/質量反饋的工藝參數優化;能耗監測與分析。
4、智能物流與倉儲:骨料自動裝車系統(定量裝車);料場/料堆三維掃描與庫存管理;車輛進出廠自動識別與稱重管理;物流運輸跟蹤。
5、本質安全管理:人員精準定位與電子圍欄;視頻監控AI分析;邊坡在線監測與預警系統;關鍵設備運行安全監測與預警;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系統;應急指揮聯動。
6、綠色礦山與環保監控:粉塵在線監測與智能降塵聯動;噪音在線監測;廢水處理監控與循環利用管理;能源消耗監測與碳排放管理。
7、設備智能運維: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預測性維護(基于振動、溫度等數據分析預測故障);維修工單智能派發與管理;備件庫存優化。
8、綜合運營管理:生產執行系統;能源管理系統;成本核算與分析;綜合報表與決策支持。
9、遠程控制與無人化:關鍵設備(如破碎站)遠程集中監控與操作;礦用卡車無人駕駛系統;挖掘機/鉆機遠程操控。
五、用戶層
作用是用戶與系統交互的入口。以下為主要形式:
1、PC端Web應用:調度中心大屏、管理后臺、專業分析工具。
2、移動APP:現場巡檢、任務接收與反饋、實時監控、消息推送、移動辦公。
3、工業HMI/觸摸屏:現場設備操作面板。
4、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安全帽用于通訊、信息查看、視頻傳輸。
5、數據可視化大屏:在指揮調度中心集中展示核心KPI和運行狀態。
六、標準體系與安全保障體系
作用是貫穿所有層級,確保系統的規范化、互聯互通和安全性。標準體系為遵循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如智慧礦山建設規范、數據編碼標準、通信協議標準、系統接口標準)。以下為安全保障體系:
1、物理安全:機房、設備防盜防破壞。
2、網絡安全:防火墻、入侵檢測/防御、網絡隔離、訪問控制、VPN、安全審計。
3、數據安全:數據加密(傳輸中、存儲中)、數據備份與恢復、數據脫敏、權限管理。
4、應用安全:身份認證、訪問授權、代碼安全審計。
5、終端安全:移動設備管理、防病毒。
6、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實施智慧礦山系統的建議
1、頂層設計與規劃先行:明確建設目標、范圍、重點和路線圖,避免碎片化建設。
2、夯實基礎設施:網絡覆蓋(尤其無線網絡)和感知層建設是基礎,需優先保障。
3、平臺能力是關鍵:選擇或建設一個強大、開放、可擴展的平臺層至關重要。
4、業務需求導向:應用開發必須緊密結合礦山實際業務痛點和需求,解決實際問題。
5、重視數據治理:建立完善的數據標準、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
6、分步實施,重點突破:從迫切、見效快的場景入手(如安全監控、卡車調度、能源管理)。
7、人才隊伍培養:需要同時具備礦山專業知識和信息技術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8、選擇可靠伙伴:與有經驗、技術實力強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
智慧礦山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投入、耐心和持續的優化。但其帶來的安全、效率、成本和環保效益是巨大的,是石料礦山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希望這份詳細的架構說明能為您提供清晰的思路!
延伸閱讀
- 礦山管理系統軟件是什么?有什么用?
- 礦山智能設備及系統都有哪些?
- 智慧化礦山建設改造的關鍵步驟
- 砂石軟件管理平臺可解決的問題
- 礦山智慧運營方案
- 礦山自動化控制系統有哪些?
- 智慧礦山管控平臺是什么?
- 礦山生產管理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 智慧礦山的基本構架包括?
- 礦山智慧化監管的環節與措施
- 智慧礦山建設實施方案
- 礦山DCS智能控制系統
- 礦山生產自動化系統方案
- 礦山智能化系統包括哪些哪些功能?能為礦山企業帶來什么?
- 礦山管理系統的功能與價值
- 礦山智能化系統的核心系統及其作用
- 礦山管理系統軟件是什么?有什么用?
- 智慧礦山管理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 智慧礦山移動管控平臺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優勢?
- 數字化礦山建設的層次